科普文章

唐颖潇:又到梅雨季

  
  作者:唐颖潇(LAPC实验室2012级硕博研究生)
  

  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”——赵师秀《约客》 

   

  又到了6月了,随着夏天到来的,除了一股股翻腾的热浪,还有持续不断的连阴雨天。每年初夏(6~7月)时期从我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常常出现的一段降水量较大、降水次数较为频繁的连阴雨天气,因是指梅子黄熟,故而名曰“梅雨”。又因了高温,湿重,雨多,器物容易发潮生霉,又名“霉雨”,一语双关,反正都是“mei”就对了。 

   

 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,俗称为梅雨锋,它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。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,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密切相关,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达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。每年6月上旬或中旬,当大气环流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跳到20°N时,开始进入梅雨期,俗称“入梅”,此后,主要雨带大体上呈东西向且维持在江淮流域,所以,有时也称“江淮梅雨”。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进一步北跳,越过25°N时,梅雨结束,俗称“出梅”,时间为7月上旬到中旬。出梅后盛夏开始,长江流域进入伏旱期。 

   

  中国梅雨区分布 

   

  关于梅雨,中国的史籍记载不可谓少。早在晋代,就有了“夏至之雨,名曰黄梅雨”的记载,在南朝梁时,亦记有“梅熟而雨曰梅雨”。唐代柳宗元《梅雨》诗云:“梅实迎时雨,苍茫值晚春”,这首诗刚好指出了,入梅的时期。而在宋代苏东坡的《舶棹风》中写道:“三时已断黄梅雨,万里初来舶棹风”,三时,为夏至后半月,舶棹风指的是东南季风。诗中所指就是在7月上旬后半期,东南季风盛行时,梅雨结束的情况,这刚好就是“出梅”的日子。 

   

  临近梅雨结束时,梅雨带的分布 

   

 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,梅雨鲜明的气候特征也被记录在了一首首诗歌之中。如引文赵师秀的《约客》,又如宋代贺铸在《青玉案》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:"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。梅子黄时雨。"。而宋代陈岩肖在《庚溪诗话》中也有"江南五月梅熟时,霖雨连旬,谓之黄梅雨"的记述。明代徐应秘在《玉芝堂谈荟》中写道:"芒后逢壬立梅,至后逢壬断梅"。历史上所称的"黄梅雨"通常是指黄梅成熟期内的降水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"芒种"节气为梅节令,此时正值梅熟时节,因此也叫"黄梅"。诗文中提到的降水,说明了梅雨期内雨区成片,范围广泛。雨带的长期停留,常会引发洪涝灾害。例如1954年6-7月梅雨带稳定在江淮流域,造成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出现特大洪涝。 

   

  然而,宋代曾几在《三衢道中》却又写到:“梅子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。”本来的“家家雨”,怎么又变成“日日晴”了呢?无怪乎,有两个秀才会因为这“家家雨”和“日日晴”争个不休。那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? 

   

  曾几生于公元1085,卒于公元1166年,而那时赵师秀还没有出生,他生于公元1170年。两者诗中描述的场景都是在浙江,但时间的差异却导致了“家家雨”和“日日晴”的区别,那是因为梅雨的活动也存在着周期性的差异。与正常的漫长梅雨期相比,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,它象来去匆匆的过客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,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。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,难得有一、二次大雨。这种情况称为"短梅"。更有甚者,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,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。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,早晚非常凉爽,出现了"黄梅时节燥松松"的天气。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,也几乎没有发生。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。接着就转入了盛夏。这样的年份称为"空梅"。 

   

  "短梅"和"空梅"的出现机会,平均为十年中l-2次。"短梅"和"空梅"的年份,常常有伏旱发生,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。例如20世纪50年代长江中下游的入梅日期,平均在6月10日,出梅日期平均在7月12日,平均梅雨期为33天;而20世纪60年代的入梅日期,则推迟到6月17日,出梅日期有提前到7月6日,梅雨期缩短到20天。又如在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,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。故而,曾老先生遇到的情况,估计是梅雨期提前结束,或者是“空梅”的发生。 

   

  另外,厄尔尼诺的出现也会影响梅雨,根据1891-1972年的资料分析,在出现厄尔尼诺的年份,长江中下游入梅显著推迟,平均日期迟只6月22日,比常年迟6天;梅雨期平均比常年缩短8天,梅雨量也显著减少,而且在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,常出现空梅年。 

  参考书籍: 

  王绍武等著,2005年,现代气候学概论,气象出版社。 

  本文授权首发,如有希望转载,请联系作者本人。 

附件下载:
Baidu
map
d